1.冥想的故事

老霜总 发布于 2025-01-01 预计阅读时间: 13 分钟


"今天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,也会帮助你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练习冥想。"

小C是我的一位学生。通过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我们可以反观自身,因为很多人可能都面临着类似的困扰。

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但烦恼往往是相似的。

高中时期的小C堪称学校的风云人物。父母是当地国企高层领导,在政商圈颇有影响力。他自己在学习上也非常刻苦努力。

高中毕业后,他选择出国留学。离开父母的庇护,他发现在国外,周围的同学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学习能力都与他不相上下。曾经支撑他内心的优越感在这里荡然无存。

当现实与过去形成强烈反差时,对优越感的眷恋让他开始后悔来到这里。他开始埋怨生活,厌恶学习,追求享乐,沉迷烟酒,彻夜不眠。这样的生活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大学时光,直到他回国。

曾几何时,海归是各大公司争相招揽的香饽饽,但如今市场已趋于理性。公司选人不会仅仅因为海外学历,更看重你的成绩和综合表现。而小C在大学期间表现平平,加上养成的不良习惯,导致他二十多岁就精力不济,身体欠佳。

那时的他陷入迷茫和无助。最终靠家里关系进入一家国企,虽然解决了工作问题,但他对生活的厌恶和排斥丝毫未减。每天面对领导时,都感觉胸口压着一块大石,想要挣脱却无从下手。

在感情生活上,他同样不太顺遂。

小C的外形条件不错,身高1米8,皮肤白皙,虽说不是特别帅气,但给人清爽阳光的感觉。

回国后,父母给他配了一辆好车。虽然性格已不如从前阳光,但良好的家教让他对待感情仍然认真负责。

恋爱初期总是甜蜜的,但随着时间推移,女友发现小C脾气越来越暴躁,经常为小事发火争吵,做事优柔寡断,对未来毫无规划和理想。

他确实没有理想,因为他的精力都耗费在仇视领导、抱怨生活上了。最终女友选择分手。小C虽然痛苦,却认为自己毫无过错。之后的第二段、第三段感情也因类似问题告终,因为女孩子们在他身上找不到想要的那种安定踏实。小C渐渐封闭了自己的内心,认为感情对他而言只是痛苦的源泉。

两年后,他参加了一次留学生同学聚会。在交流近况时,他发现昔日的同窗不是在跨国企业工作,就是在某些部门担任要职,而他仍在国企的一个科室里默默无闻。

这时小C的内心仿佛被各种情绪充斥着:嫉妒、羡慕、悔恨、渴望得到认同,还有对虚度光阴的深深自责。但最强烈的是恐惧——对未来的恐惧,对平庸生活的恐惧,对与他人差距越来越大的恐惧。因为他清楚地记得,曾经他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
小C的经历让我们看到,即便拥有优越的起点,如果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思维,人生依然会走向意想不到的方向。

为什么要讲小C的故事?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。小C后来的转变历程,我让他写成回顾文章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以上这些细节都是经他本人同意后才公开的,请大家放心。

通过他的例子,我们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练习冥想。在社会上待久了,大家都听过不少励志故事和改变人生的方法,但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?你真的经历过明显的蜕变吗?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。

小C原本手握好牌,他的起点比我们大多数人,甚至可以说比90%的人都要好。优渥的家庭环境,良好的起步,众多的机会,但仅仅因为情绪问题,就导致了一步错、步步错。

随着国家经济腾飞,我们的生活重心从温饱问题转向了如何过上幸福生活。我们追求高品质、健康、长寿的人生。我们渴望遇到懂自己的伴侣,共度余生,不再孤单寂寞。

我们希望家庭和睦,有足够的能力为家人遮风挡雨。我们也希望获得社会认可,虽然不一定要位高权重,但至少要让这唯一的人生有意义、有价值。

但这并不容易。就像小C,短短几年间,因为情绪问题,他的发展、成长和人生都充满波折。而像小C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,焦虑、迷茫、提不起精神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。

小C有尝试改变吗?他和所有人一样都在不断尝试,却总是以失败告终。

他想改变自己的情绪,结果却变得更加急躁不安。他想奋发向上,却又因为对生活的抱怨消磨了斗志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我们的敌人始终不是外界环境,而是我们自己。

这是因为很多人会认为问题来自外界: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,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,没有机会。我们用这些理由安慰自己,仿佛只要拥有这些条件,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。

而我之所以在众多学生中选择小C作为典型案例,正是因为他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良好起点,却因为内在问题导致生活异常艰难。

所以这里大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:

一个强大、稳定的心理状态,是美好生活的根本基础。

因此,我们必须具备两种能力:

1. 保持情绪平和安宁的能力

2. 从负面情绪中快速恢复的能力

如果不是负面思维的影响,小C不会因环境变化而荒废学业,错失改变人生的机会;同样,如果不是负面思维的影响,他不会在感情中频频受挫;如果不是负面思维的影响,他也不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厌恶排斥和无休止的抱怨上。

希望大家能暂时放下对物质的追求和欲望的冲动,回归内心,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。毕竟,磨刀不误砍柴工。

当我们有机会改变时,不要让怀疑阻碍脚步,勇于尝试。而冥想练习必然会带来改变,正如我在第一节课中强调的,经过多年教学实践,我见证了它的效果。很多负面情绪和症状,通常一个月就能得到改善。

但是,如果你想真正达到健康、积极、乐观,不易受负面情绪干扰的状态,就需要持续坚持练习。冥想带来的改变体现在性格的转变、思维方式的改变,以及塑造这一切的能力。

冥想练习是一种针对思维的训练方式。通过固定的练习方法,配合正确的认知建立,加上每日坚持,就能将负面思维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从数天缩短到数分钟。

随着负面思维受到控制,由此引发的焦虑、恐惧、低落等情绪也会大幅减少。当这些消耗精力的负面因素消失后,你的整体精力和专注力都会明显提升。

这就是我们练习冥想的原因,也是我开设这门公开课、公益课的初衷。

只要按照要求练习,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。我认为这非常有价值,值得大家尝试。此外,冥想本身具有减少负面思维、提高专注力、增强情绪承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作用。这些都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,或者说是元能力。

拥有强大的内在,意味着你将拥有更多优势和可能性。通过简单的练习,你会发现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改变,其实只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,难度甚至不比做俯卧撑更大。

正如上节课所说,练习只有两个要求:按照方法练习,用心听课。

因为冥想练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练习,更代表着认知的改变。什么是认知?就是你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,包括对自己的认识,对负面情绪的态度等。

而认知的错误最难觉察也最难改变。所以请在学习过程中,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
自古以来关于自我提升的修行练习,中国可谓首屈一指。中国是圣人文化的发源地,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中,道家讲究"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",强调静心养神的重要性。《大学》和《中庸》中也有明确的论述,强调安心养神的重要性。只是现代人难以做到,为什么?

因为许多精髓在历史长河中流失了。但在当代,静坐修行反而在西方盛行。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,人们越来越认识到,平和安宁的内心在商业和家庭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在谷歌应用商店中,你能找到众多教授冥想的应用,而且评分普遍很高。

那么都有哪些人在练习冥想呢?

前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就是其中之一,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他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桥水基金创始人瑞·达利欧也在练习冥想。他最近出版的《原则》一书写得很好,我也经常推荐给学生阅读,因为书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人生智慧。

此外,Salesforce公司CEO马克·贝尼奥夫也是冥想的践行者。

著名演员休·杰克曼,我们熟悉的"金刚狼",也因身体不适而选择通过冥想来缓解痛苦。

我提到这些例子是想让大家认识到一个现实:冥想练习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蓬勃发展,而我们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相关智慧和文明的国家,却因某些原因失去了这份宝贵的传统,这确实令人遗憾。

《道德经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,仔细研究就会发现,它们的内容其实非常科学,能够与现代神经学、心理学相互印证。

因此在整个课程中,我们不仅会学习冥想练习方法,还会补充相关的知识体系。

关于小C后来的转变,大家可以在我的公众号上找到详细内容。

好了,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,我们下节课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