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.问题解决了,但无法接受该怎么办?

老霜总 发布于 2025-01-01 预计阅读时间: 6 分钟


冥想练习最让人难以接受的,是它的运作模式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恰恰相反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遇到问题时,总是倾向于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。如果不去处理,问题往往会持续存在,甚至不断恶化。这种"发现问题-解决问题"的思维模式,已经深深植入我们的意识中。

然而,冥想是一种向内的练习。从本质上来说,我们本就具备从负面思维中自我修复的能力,就像身体能够自然痊愈感冒一样。但这一点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理解,因为我们总是陷入一个思维误区:"如果我不做点什么,问题就不会消失。"

人的大脑经过漫长的进化,已经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机制。我们要明白,思想和念头并非来自意识的刻意产生,而是大脑自然的产物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大脑本身就具有自我调节和恢复的能力,这种自愈机制不仅存在于大脑中,也存在于我们身体的每个器官中。

让我们来看几个身体自我恢复的例子:

  1. 伤口愈合:当我们的皮肤受伤时,身体会自动启动修复机制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痂,新的组织逐渐生长,最终伤口自然愈合。这个过程无需我们刻意干预,只需保持伤口清洁即可。
  2. 感冒康复:感冒时,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对抗病毒。发烧、流鼻涕等症状其实都是身体在积极对抗病毒的表现。只要给予身体足够的休息和营养,大多数感冒都会在一周左右自行痊愈。
  3. 骨折修复:骨折后,只要将断骨正确复位固定,身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。骨细胞会逐渐增生,形成骨痂,最终使断骨重新愈合。这种神奇的自愈能力,完全不需要我们的意识参与。
  4. 消化系统:我们进食后,胃肠道会自动分泌消化液,蠕动推进食物,吸收营养,排出废物。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都是在我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完成的。

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:我们的身体具有强大的自我运作和修复能力。同样,我们的心理和情绪系统也具备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,只是我们常常因为过度干预而忽视了这种自然的恢复过程。

这就是为何冥想练习后负面思维想法的消散速度会百倍提升,并非我们掌握了什么窍门秘诀,而是我们让身心恢复到了自然运作的模式,这一点在小朋友身上展现的最为明显,而我们成年人只是将这个能力又拿回来了而已。

但是,当我们把生活中"必须主动解决问题"的习惯带入内在世界时,这种强迫式的思维反而会扰乱内心的平静。在练习中,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每个冒出的想法都感到抗拒,认为它们不应该存在。不妨反问自己:我们真的知道该如何调节想法吗?

生活中,我们常常被告知"要学会调节自己",但具体该如何调节,却很少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。就像我们总是被教导"要好好生活,要追求幸福",但什么是幸福,如何才算好好生活,却没有统一的标准。这些问题之所以没有标准答案,是因为无论是提出这些问题的人,又或者是尝试解答这些问题的人,最终都失败了。内在的幸福健康他不是一个哲学问题,而是一个生理学问题。

念头的自然生灭

"无为而为,方可无所不为。无为之妙,天下希知矣。"这句古语道出了冥想的精髓。

通过冥想练习,我们可以逐渐理解"无为"的特性。我们本就具备强大的自我调节机制,而冥想方法正是通过抑制意识对念头的过度控制,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在与轻松。只要严格遵循练习方法,不随意更改,不过度干预,这种轻松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。

清心静心是进入练习的第一步,之后还有针对固有思维模式和身体不适的进阶练习。循序渐进,你必然能获得内心的显著成长。同时,你也会体验到由内而外的安宁与舒畅。这种状态并非逃避问题,而是充分运用我们与生俱来的自愈能力。这正是冥想练习方法的独特之处:不在于说理论证,不在于判断对错,却能自然化解内心烦忧,在不知不觉中解决诸多困扰。

"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"《道德经》作为万经之王,自古流传至今,蕴含着深邃的智慧。后续我也会为大家详细讲解道经的练习体系,希望能帮助大家获得更多的内在觉察与成长。

此作者没有提供个人介绍
最后更新于 2025-01-01